缓控释制剂在国内新药制剂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宠爱,从缓控释片领域发展到缓控释微丸,以及诸多形式的缓控释给药剂型。缓控释制剂似乎不再是过于简单的俗称模式,而逐渐的呈现出多元素的缓控释种类和新颖的模式。 在信息传播现代化的今天,知识理论的传播已经不再受时间和区域的限制。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某方面的理论知识,然而我们却不能短时间内获得实践的经验。制药行业是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二者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缓控释制剂在近几年的时间内发展很快,但我们不能不看到的是国内产业化的尴尬局面------产业化难。我们拥有差距很小的理论知识,却拥有差距很大的产业化距离。我们在思考,我们差的这段距离在那里??? 以上仅个人井底之见,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缓控释制剂的个人见解,试验开发的心得和试验感受,以及在试验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等。该贴鼓励原创。响应斑竹号召。我其实没什么想法,在这里将Andrx的专利附上。Andrx是国际知名的仿制药公司,其专利技术一直也很难被模仿。从他们申报的专利顺序可以看出一点他们公司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我们开发必有借鉴作用。来自Andrx网站Pelletized Pulsatile Delivery System ("PPDS") PPDS is designed for use with products that require a pulsed release of the drug. This technology uses pellets that are coated with specific polymers and agents to control the release rate of the microencapsulated drug. By varying the propor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polymer mixtures, the release rate of the drug may be specifically controlled. Single Composition Osmotic Tablet System ("SCOT") SCOT utilizes various osmotic modulating agents as well as polymer coatings to provide a zero-order release of a drug (a constant rate of release).Solubility Modulating Hydrogel System ("SMHS") SMHS is designed for products utilizing a hydrogel-based dosage system that provides for sustained release without the need to use special coatings or structures, which add to the cost of manufacturing. This technology avoids the "initial burst effect" commonly observed with other sustained-release hydrogel formulations.Delayed Pulsatile Hydrogel System ("DPHS") DPHS is designed for use with hydrogel matrix products that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initial zero-order release of drug followed by a rapid release. This release profile is achieved by the blending of selected hydrogel polymers to achieve a delayed pulse. Stabilized Pellet Delivery System ("SPDS") SPDS is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unstable drugs, incorporating a pellet core of drug and protective polymer outer layer. Granulated Modulating Hydrogel System ("GMHS") GMHS incorporates hydrogel and binding polymers with the drug, which is formed into granules and then pressed into tablet form. Pelletized Tablet System ("PELTAB") PELTAB utilizes polymer-coated drug pellets or drug crystals, which are manufactured into table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controlled release, a water insoluble polymer is used to coat discrete drug pellets or crystals, which then can resist the action of fluid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his technology incorporates a strong polymer coating enabling the coated pellets to be compressed into tablets without significant breakage.Porous Tablet System ("PORTAB") PORTAB is designed for controlled-release dosage forms, which utilize an osmotic core, typically containing a water soluble drug. The core includes a water soluble component and a continuous polymer coating. The purpose of the soluble agent is to expand the core and thereby create microporous channels through which the drug is released.Stabilized Tablet Delivery System ("STDS") STDS employ a dual layer coating technique that avoids the need to use a coating layer to separate omeprazole core from the enteric coating layer.Modified Antihistamine/Decongestant Combination System ("MACS") MACS provides a dual antihistamine and decongestant formulation, the active antihistamine ingredient being formulated for immediate release upon ingestion, and the active decongestant ingredient being formulated for controlled release, wherein the release of the decongestant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bioavailability of the antihistamine. Pulsatile Hydrogel System ("PHS") PHS is designed for use with hydrogel matrix products that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initial immediate release of drug followed by a sustained release.Directly Compressible Hydrogel System ("DCHS") DCHS incorporates hydrogel polymers and other ingredients with the drug, which is blended and then directly compressed into tablet form.Modulating Matrix System ("MMS") MMS utilizes a mixture of waxes with granules of the drug, which is then compressed into tablet form.Pulsatile Enteric Coating System ("PECS") PECS is designed for use with enteric polymers coated onto a dosage form to delay drug release.Pelletized Delivery System ("PDS") PDS is a sustained release system using pellets, or beads, manufactured using marumerization/spheronization or other pellet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that may be further coated with specific polymers to control the release rate of the active drug. The final dosage form using the proprietary PDS technology may be a capsule or tablet.dandan521版主说: 缓控释制剂在近几年的时间内发展很快,但我们不能不看到的是国内产业化的尴尬局面------产业化难。我们拥有差距很小的理论知识,却拥有差距很大的产业化距离。本人深有同感。今年2月我们研究所才协助广东开平百澳药业公司用元成的流化床完成了盐酸地尔硫卓控释小丸的 工业化试产,深知产业化难。我国从90年代初开始有控缓释小丸论文,90年代中期开始有很多大学、科研院所、国内企业 抢报了很多控缓释(小丸)胶囊的批文,但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纯国内企业(史克、爱的发 暂不算)大规模产业化?我看,关键有4:辅料、设备、经验、政策体制。关键辅料需要进口,但这也较易解决;需要有小试到生产都相配套的设备,这需要大笔资金;经验就不是短期可解决的,况且,国人大多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在我国目前的政策体制下,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靠生产药品赚不到多少钱,不可能扩大再生产,而且,较高技术的控缓释制剂也不是药品定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让仿制药、简单改剂型药卖到高价而让中间商、销售终端赚到高额利润?两会的药品价格讨论还是没抓住关键!有这样好的讨论题目,深感欣慰。作为制剂生产厂的技术人员,我感觉最大的障碍是自行设计缓控释制剂有困难,从立题依据、生物药剂学的理论要求、规格的确定、质量标准的制定方面,感觉知识量不足,难以自行设计,在学校时也未真正学过系统的设计理论,从未成功自行设计过缓控释制剂,有这方面的尝试,但无果。真正确定规格、标准以后,单纯搞生产我们已有多年的经验,都是转让来的成果,虽然工艺不成熟,但标准已制定,按照标准生产即可,这其中有很多困难,但总能解决,事实上以往存在的问题都已经成功解决,甚至还摸索出了不合格品的返工方法。尽管如此,仍感觉没有理论上、实质上的提高。某些科研单位有理论方面的实力,却无生产经验,工艺难以成熟,受让方抱怨吃‘夹生饭’,转让方认为厂家不理解作小样和生产的差异,各有理由。为什么不能进行早期合作呢?早期合作我们尝试过,因要价过高,谈不拢,为什么不互相让步呢?这对于缓控释制剂产业化有好处。看了上面站友们的高见,受益匪浅,也来说几句,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请斧正。缓控释制剂在国内近二三十年来的实验室研究有了很大进步,研究范围大致涵盖了缓控释透皮制剂,缓控释片、胶囊,渗透泵制剂,缓控释微丸,缓释微球等方面,各种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不少,既有释药机理研究,也有制剂评价。但是,这些研究真正能够商品化的微乎其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的不是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大生产的脱节,主要问题还是实验室研究不过关,根本就无法中试放大,谈何大生产。实验室研究不过关的表现:1.工艺重现性差,可能曾经做出过各方面指标符合标准的产品,但是无法重现,只好选取好的数据和结果写写文章了事或交差(有些国家基金项目就是这样被敷衍的);2.体内外相关性差,体外缓控释效果很好,跟国外产品没有差异,但体内评价却差的很远。国内很多搞药剂学研究的,往往没有从工作的一开始就重视生物药剂学,费尽千辛万苦把体外试验做的非常之完美,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然后开始体内评价,却得到了自己不想得到的结果,悔之晚矣。没有时间从头再来了,基金要结题,学生要毕业,时间不等人啊!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材料、设备、工艺方面的差距;思路不对,以为体外做的漂亮了,体内结果就一定好;投入不足,无力采用生物药剂学方法进行处方、工艺优化。国内一著名药物研究所(甲方),开发某药的缓释微球,甲方负责人及合作方(乙方,负责制备微球)负责人均是院士级专家,阵容非常强大。乙方按照甲方的要求制备微球,体外评价合格后,然后交甲方进行体内评价(试验动物为猴,HPLC-MS测定血药浓度,),根据体内评价结果返回去改进微球的处方和工艺。这样反复了不下3次,才最终拿到满意产品,申报了临床研究。整个临床前研究的花费可想而知了,也就是说想做出过硬的东西,必须有雄厚的资金为后盾。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及工艺的最终确定,离不开生物药剂学的评价,生物药剂学应该早期介入新剂型的研究,以少走弯路。虽然花费昂贵,但能保证效果。国内缓控释制剂要想有大的发展,更多更快地实现产业化,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国家要重点扶持一些项目和科研机构,把有限的资金用好;其次,国家通过新药注册政策调整,让普通剂型的互改和增加规格的项目无利可图,促进新剂型的研发;最后,国内研发机构在缓控释制剂研究方面,应该调整研究思路,体外体内结合起来进行处方、工艺优化,保证缓控释制剂体外、体内都有良好的重现性,顺利实现产业化。我认为就像cfliang 所说的那样,要想实现产业化生产不是一方面的事,很多方面都有制约,因为正在做微丸,我想谈一下关于这个的方法!!!在药品产业化越来越广,越来越快,从有想法到实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技术方法已不是问题了,但是我们现在却面临了很多现实的东西.1。设备:企业的利润,以及产品的推出,使一般的企业也没有办法大规模引进设备,而国内药机生产商在这方面特别是在参数控制上还是有差距!2。低水平的重复比较多,虽然楼主说我们在技术上可以达到,但是对于细节问题的处理上,科研上,与国外还是有差距的,你看一下国外的关于新剂型的杂志,中国的研究单位不少,但是高质量的论文不多。主要是一些较低水平的重复,这也与科研单位的底子和设备有关。3。辅料,对脂质体,中国现在在做脂质体的人不在少数,蒙牛呀,伊利呀,等等很多很大的且有经济实力的单位也不少,但是能药用的脂质体,质量稳定的,却是很少,我觉得在这方面也应加强研究!!!!同意楼上的评论。缓控释的产业化,在现实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除却技术上的重现性差的问题,还有设备、辅料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利润,企业不可能,也不会大规模的引进先进的缓控释设备及价格相对昂贵的辅料,造成一种在使用落后的设备及陈旧的辅料的状况下,进行缓控释的生产,带来更多的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进而使缓控释的工艺更加不稳定。关键还是市场的问题,现在国内的市场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还不一定有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卖得好,所以企业宁愿把钱花在广告和给经销商还有医院的回扣上,也不愿意把钱花在来改进技术,设备等等之类上面了,也难怪,这是由现在国内不太规范的市场决定的,而且回扣现象严重,再好的药不给回扣医生就不给你开,也是不赚钱啊,所以拉,这样看就很正常啦。有这方面的因素,不过,咱们还是从正面去谈谈缓控释制剂的问题.毕竟社会在向前迈进.现在好像我们搞研发的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企业经过GMP改造之后元气大伤,大部分企业已经没有能力购买新的项目,因此导致大量仿制和改剂型项目涌现,进一步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另一方面:根据最近的风声,国家药监局将对5类和6类申报数量进行限制,这看似是个好消息。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有多少企业能够买的起 3类以上的项目?所以从各个方面考虑,缓释控释制剂应该是很有前途的,但是问题依旧存在,国内外辅料的差距,设备价格,员工技术都成为限制因素。很多实验室技术根本不能放大生产,最近我们公司的制剂室很迷茫,领导也不知道路该怎么走,缓控释的开发需要雄厚的资金和强势的技术,从长远来看,研发企业要想在制药行业取得长足发展,制剂平台必须要搭建,缓控释作为当前的一个热点,自然会获得较多的关注缓控释制剂在国内80年代开始的任何一本药剂学书籍上都能够看到大量的理论,有很多宝贵的技术资料现在还躺在科研机构的文件柜里睡觉。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真正地实现产业化,个人觉得原因主要是:1、研究方面的缺陷 缓控释制剂的药效学和药理学实验数据与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相关性,释药速度、释药时间及部位或靶位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如果再把要求从血药浓度平衡的判断标准提高到是不是能够比其它制剂提高患者的在疾病状态下的药效,估计很多大虾们不敢拍胸口给予肯定的答复。2、企业不愿意承担引进和开发的风险 生产企业在普通剂型还有很大利润空间的前提下,怎么会选择投资购买老外的先进设备和价格昂贵的辅料,提到这个话题就想起前几年在车间和试验室刻苦攻关一个多月通过简易设备最后实验成功的茶碱缓释片,属于缓释型平滑肌松弛药,当时的老总大学里也是药学专业的,对这个品种的市场非常看好,准备把这个品种做出业绩后专门搞缓控释制剂。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和资料,也请了高校的教授来现场指导,半个月下来释放度就是不合格;最后几个人通过大量试验筛选了一个处方,辅料有CMC-NA、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硬脂酸镁。设备选择上也费了一番工夫,最后敲定在槽型混合机里做,最终解决问题是靠控制搅拌浆的转数才把问题解决了(和同行谈起来还觉得我牛皮吹得邪乎)产品上市后在临床上的疗效反馈离资料相差甚远,亏损几百万。最后老总发誓不在搞这类制剂,现在这位老总现在湖北专门做普通的中药颗粒剂,去年联系了一下,现在他觉得日子过得很滋润。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无止境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花一大把银子搞风险很大的研发,做长线投资的企业在国内毕竟是少数,不如仿制点专利到期的产品来得更实惠。 其中应该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和政策导向问题,这方面考虑得不成熟,以后有机会再谈。我总觉得咱们的科技水平太落后,缓控释制剂的产业化还是要依靠老外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才能在国内实现,还是要正视差距。看了楼上几位的发言,感触颇深。因为我从开始搞研究起,就一直在固体制剂方面的工作。和我同事都对此有一些想法,也希望能和各位同仁探讨一下:那就是缓控释制剂,它的意义到底在那里?以前一直认为,做成缓控释可以增加病人顺应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平稳血药浓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等。但这些指标都是间接标准,也就是它并不能反映改变剂型后,疗效有了多少的改进,或是生活质量有了多少的提高。沙丁氨醇控释片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有报道说其临床有效率不到%;高血压类药物,按道理也只有浓度依赖性的诸如地平类的能作成缓释,但多年前就有报道说长期硝苯地平会增加病人的死亡率;至于控制血糖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有调查发现,血糖浓度一直控制稳定的病人,寿命相比没有很好控制血糖浓度的病人平均要减少年。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药理学研究也早就有发现,很多药物,包括高血压药物(由于近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就多举些高血压药物的例子了)短期服用和长期服用,药理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像地平类药物,其作用机理一般就是NO调节机制了,可长期服用的话,动脉弹性会下降,即使服用剂量少了,或是停服,血压也是稳定的。人体本来就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整体,餐后血糖升高也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硬是将血糖降到正常水平,反而会使一些组织脏器得不到营养支持。而现在缓释,控释的质量指标仅仅是血药浓度的标准,而血药浓度就一定和长期治疗的疗效相关么?罗嗦了一大堆,不是说缓控释不能做,而是个人觉得并不是一些药物想当然的都能做成缓控释的。这需要以长期药理研究为基础的。相比之下,缓控释的增加病人顺应性的理由还能接收一些。因为减少服药次数,使得病人更能接受长期的治疗,与可能带来的不良后过果相比,还是能够接受的。这也是由相关的统计学数据支持的。一点拙见,望大家指正。各位战友已经说得很多,阿骋斑竹说:体内外相关性差,体外缓控释效果很好,跟国外产品没有差异,但体内评价却差的很远。我个人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的原因是我国药典对“控释、缓释”的定义误导了世人。我国药典怎么可以凭体外释放度来判定是控释还是缓释呢?这根本就是不重视“实际”(即体内真正的释药情况),不知陆彬老师为何一定要坚持这点?!个人认为体外只是个参考,因为在处方筛选的时候这是个参考。如果这种模拟的情况都不行,体内也不一定可以。各有利弊吧。定义没有错,是综合的因素决定了体内和体外的差距。楼上的战友都归纳了,建议给各位加分.虽然从事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但对国外上市的缓控释制剂的一些情况还是知之甚少。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他们的上市产品卖的很火,而且从疗效的报道上也很好。那为何到了咱们这里就差别这么大了呢。我个人分析,这不仅是硬件的问题,还关系到软件的问题。目前国内的研究很浮躁,有点急功近利,对细节的试验问题过于忽略和60分万岁的态度,没有对多种因素进行横向纵向的比对,对影响换控释的主要因素没有有效的进行模拟和改进,从而可能为临床和动物试验带来的隐患,造成结果和试验设计相差甚远。 个人认为,做换控释制剂先要仿国外,是全方面的仿,然后再进行自主的设计。所谓的全面的仿,就是从设计思想,试验方法和评价方法,处方敷料,处方工艺,生产工艺,包装等一系列的方面。(商业上仿制,先买来机器仔细的研究照葫芦画瓢,仿制方式也很值的借鉴)西药是西方国家的强项,如果中药能深挖掘就好了。等仿制的到家了,再搞我们自己的换控释,仿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仿制是缩短距离差距的不错的选择之一。选择正确的仿制方式,我觉的得仔细的想想。 以上仅属个人井底之见,受实验室开发的局限,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欢迎大家继续讨论。从各位的讨论中学习了很多东西。我也是做缓控释给药的,做了这么长时间,有一点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不对地方请多多指正。首先从处方前工作讨论一下,据说国外的缓控释制剂在设计处方前都要做一下小肠吸收试验,国内的好像做的不多。也有做的,但是从发表论文看,试验结果很好,试验中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做过动物试验的人应该知道,动物试验的重现性很差,这只大鼠可能吸收很好,那个就不一定了。我个人认为,如果不知道小肠吸收怎样,再盲目的做缓控释制剂,那么结果就令人怀疑了,当然仿制的也可以不做。第二,是关于晶型测定,我不知道是否在处方前都做了晶型测定,反正我以前工作的单位很少做,即使为了申报工作做了X衍射,但是也没有人能看懂。第三,就是生物等效性研究,从发表的论文看,国内的缓控释都很好。我不知道真的是这样,从理论上说,应该有一些失败的例子,不应该每个缓控释制剂的体内外都一致或者说比较一致,因为动物试验与人的试验不同,动物肠道短,PH高一些,所以动物试验可能不能完全反应人的问题。。说实在我现在做的缓释制剂体外可以满足要求,但我很担心体内可能不行。大家都在说技术方面的,有没有战友想过设备的问题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比技术水平的影响还要大。前一段时间和安斯泰来的一位技术高层聊天时谈到,国内的机械水平不够,即使一个很好的处方在粗糙的机械工艺下也很难达到完美,有很多设备的参数控制不精密,这样一来,即使很好的处方也不能制备出好的产品。比如加料斗加料不均匀,很有可能影响了辅料在处方中的比例,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尤其是在制备小片子的时候。 另外,国内的研究水平表面上很高,报批的产品也很多,但是实际上不乏造假的成分,相信很多在实验室待过的战友应该能有体会,我在实验室也做过缓控释片,即使最后给药厂的样片放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做释放度,经常不合要求。实验室最终确定的处方和最后大生产的处方往往是不一样的,有时差别会很大。一个原本在实验室就不完善的处方(先天不足),再加上国内大多数企业设备的精密度达不到要求(后天失养),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可想而知…… 楼上战友讲到小肠吸收,我很有感触,我所在的实验室曾经做过某药(不好意思,因为必要的原因要隐掉药名)缓释制剂的小肠吸收实验,目前在国内外,有关此药的研究并不少,但是小肠吸收这一块没有人做,曾经窃喜以为是创新性研究,后来才发现是小肠吸收非常差,但是最终还是把这个药作成了缓释片,勉强作成了12小时骨架片(选择骨架片是因为我们实验室作骨架片比较多,“经验足”,在我离开实验室的时候听说已经有厂家对此表现出兴趣,)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样的态度也会影响产业的发展————扯远了点由于时间紧,较少到园里来,看了大家的讨论,很高兴。是不相瞒,我正在建一条缓释微丸生产线,月产量3吨以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与小虾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此生产线试验了几个品种,工艺稳定,重现性良好,完全用国产辅料。我感觉缓控释制剂如要产业化,必定需从国家宏观调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培养、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体系建设、高校的基础研究等几个方面抓起,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但不能等待观望,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建立行业协会,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建立多边共赢的合作组织。关于生物药剂学方面的学习与提高问题,我找过很多资料,基本上都是中国人翻译的外国文献或书籍,没有中国人自己的理论创新,也没有找到一本真正可操作性强的、实用的书籍,很多像我这样的新手感觉无从下手,希望能有一本中国人自己写的非常实用的专著。谈了这么多,呵呵。我说说我的意见。1.投入产出比。你投入多少,回报能有多少,中国的药企眼光都不是很远,投入几百万,好几年回不来,风险哪,做失败怎么办?2.定价 呵呵现在就老说药价高了,还能振钱吗?再说了,你的产品能不能卖出去还难说啊。在中国不是好药就一定振钱的。3.工艺, 本人不幸协助报了个微丸,我是没有勇气去协助厂家生产的,问题太多了,原料的损耗相当的大。4. 疗效,以上战友都说了,这个是最根本的。一听说上临床,企业都心里凉凉的,那才叫钱去如流水。我的希望,药企要开拓眼界,做一些前瞻性的工作,国家支持先进工艺的产品,能保证药厂的利润,鼓励他们进行新的东西的开发。看了大家说了这么多,我们想一下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现在正在做的一个药,为控释剂型,研究药物的处方工艺及体内体外相关性处方这些不用说了,最要命的是体内体外相关性,大家都说到了这一点,即使体内体外的相关性很好,但是就认为药物的疗效就很好吗,这个有相关性吗,??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基础,所以现在人们还是普遍以药物浓度-效应关系来说明效应的强弱,特别是有些安全系数低的,如氨茶碱等,还需做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在制剂发展迅猛的今天,我记得在一个文章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制剂技术可以改善药物的本身性质,甚至可以和药物的本身性质相提并论了,通过制剂技术改变药物本身性质,提高药物固有疗效的例子屡见不鲜了.但是一次次的用药发现,没有很好的药理研究,即使改变剂型后,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是怎么的,还是以前那样的还是会有所不同,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大,并且人群差异,地区用药差异,等等,这些都是会影响药物疗效的!!!!!!!!1影响因素不只是一方面.我觉得下面我们应该多讨论一下制剂技术与国外的差异,差异的原因等等.个人观点,欢迎斧正!本人一点儿药学的知识也不清楚,只是单纯地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单从我所了解的一些大分子化学角度看1,光谱学和质谱学方面在药物分析上可说是不可少的2,分子结构及溶液结构方面的知识直接应用于药物设计3,流变学是制剂生产中的重要控制手段.想一个问题,单就这几个领域而言,如果一个人要全面了解得花多少时间,更不要说熟练撑握并指导研究生产了.我们每一个人,或是每一个小的团体只要能做好其中一小块就已经很不错了.因此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化,重要的问题是科研协作.本人参加过以前学校的一个关于药学研究的重要会议,会上的导师里一个人有百十万的不少,所做的工作从先导药物设计,到全合成,到国内二期临床的关键人物应有尽有.问题是大家只想着在一块怎么分国家的钱(个人感受),大家都觉得自己那一块是最重要的.的确每一块都很重要,这也就决定了每一块儿都不能少,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开发药物那么费钱.这还只是实验室阶段的东西,产业化要有实验室数据的支撑,要有生产过程的放大,要有工程设计安装,要有生产工艺的优化,要有的东西太多了.因此一个好的体制,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也许中国的制剂行业需要一面旗吧.有一面旗,聚一批人.从自己做起,我只会那么一点化学和材料学表征的知识,对溶液结构和力学行为比较有兴趣,但我可以用这一点儿知识为所有的人服务.集中精力,认真听课。新药与信息讨论版正在为新药发展道路方向进行激烈而有意义的探讨。咱们做制剂的同行们也该感到丝丝袭来的制药行业的压力了。出路在那里?缓控释制剂的明天是否能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请同行的战友们都来聊聊吧。我认为缓控释制剂必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其原因是:1、开发1-3类投资很大,很多企业无法承受,GMP改造以后,还有大量贷款需要归还;2、开发1-3类,人才储备不足,基础知识和技术方面还有很多空白;3、心浮气噪的心理仍然存在,作资料的习惯恐短时间内难以纠正;选题需要细心研究,临床失败的可能性很大。照此看来,开发有一定技术深度的缓控释制剂将成热点。 开发缓控释制剂,选题也不容易,并不是很多药物都适合的,需要细心研究和信息开发能力。多数企业并不具备条件,其前期研究多依赖科研院所,批临床以后的生产工作和质量工作基本上能够完成。购买缓控释制剂成果(临床批件)应为今后企业的重点之一。我也认为控释制剂会成为热点的,首先工艺比较复杂.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难以控制,这就使得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无法生产,消除了那种遍地开花竞争局面。其次是成本高,我们的一个产品一片就是一圆,比如今天投100万片就是100万RMB,对于过程控制是很严格的。所以对于企业的管理要求是很高的。大家谈到缓控释制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是难点,我对此有约10年的经验和教训,现在也不敢说生产中毫无问题,但认为有二点必须做好,做好后其实说难也不难,1、认真抓好定量化操作:起草工艺规程和SOP需强调“定量”,要求技术人员本身有定量的意识,管好操作工人才有依据,这其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认真”二字;2、对转让来的技术成果不可迷信,要敢于对其进行大手术;我曾经按照公司的审批程序对二个转让来的缓释片工艺进行了大改动,经过多次失败,耗费了一些原材料,用了大约4个月时间,但最终结果是顺利生产,质量稳定;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陆彬老师是一位纯理论家,书写得不错,可她的专利发明“阿魏酸哌嗪缓释制剂”至今也未能上市,原因就出在临床药代动力学过不了关,成都亨达制药公司也被拖得苦不堪言。本人也一直致力于微丸缓释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有几个项目实现产业化,很高兴看到这么多战友关注微丸,看来微丸的明天还是很灿烂很光明的!翻看学校近几年的研究生论文,除去做靶向制剂的大多是缓控释的了,我这一届做固体制剂的也多是缓释片或缓释微丸,这和国内研究热点相关,也和实验室设备有关,一个研究生靠这个毕业了,老板当然也希望有人延续下去,就象走一个套路一样。其实做缓控释研究的大有人在,国人发表的论文也不在少数了,而转化为产品的不多。很多国外的辅料公司在北京上海都有代理,也很乐意提供研究样品,这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都是利好的,有时候问人要少量辅料比自己买要快得多!而且国外的辅料用起来效果不错,让你顺利毕业了,等你要技术转让的时候,厂家肯定会先考虑国产的,这时候很多东西都做不出来了。其实用国外的技术也未必就贵,往往可以省下很多能耗方面的金费嘛,主要还是观念的问题,希望国内的制药企业能开展真正的技术革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对开发新技术制剂的一点看法:新技术药物制剂肯定是今后新药开发的重要方向,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国内控缓释制剂数量少,水平低,我认为归根到底还是投入的不足.国外新药研发占销售额的15%,国内不足1%。目前国内制药企业体制基本归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与独资企业。在控缓释制剂方面有所作为的是合资与独资企业,因为他们有资金与技术的优势。国有企业的领导都是有任期的,而衡量他在任期间业绩的主要指标是利润,具体来说是销售额,因此他不可能投入大笔资金来研究可能在他的任期内都不可能报批下来的高技术含量的新技术制剂,包括控缓释制剂。民营企业资金更是有限,技术力量也单薄,也难有作为。此外,国内制药企业多达几千家,还不算未纳入统计的小企业,因此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资金的分散,这些也构成新药开发的困难。SFDA对真正的新技术制剂还是应该给以支持,有关部门在定价上也应与比普通的制剂有较大差距,这样才能激励研究机构、企业的开发热情。在负担不起新药研究成本的今天,做剂型改造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关键是要踏踏实实的做研究,弄清楚每一个技术环节。有个笑话说德国人办事认真,就连架一个梯子都有SOP,按照几个步骤,如何达到最安全的摆放。换我们还不是一支了事。我们不会去检查地面是否平整,梯子是否在合理的使用年限内,有没有发生危险时必需的防护,所以我们总听说国内某某工地出了什么事故,和人家相比能不出事吗。希望大家都安心干工作,这样国人,不只是我们的制药行业才能做出让人放心的东西,让大家都放心的使用。像现在这样,买个药不敢吃,买个菜怕有毒,大家活着都很辛苦。挨了累还难受,应该从我做起改善社会风气。我们国人不是做不到,海尔就干的不错,关键是要有长远的眼光。一时的安逸带来长久的痛苦,研发行业这几年的短视、投机已经是教训。希望早点吃到国产的放心药我怀疑,在中国可以真正的做研究,谈创新吗?经费,条件,一切都有限制,而人一生的时间又足够去等吗?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口服缓释、控释制剂,70年代被医学界认可,上市的药物品种逐渐增多。1984年,在英国药品市场上就有80多中药物的口服缓释制剂。目前国外上市的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药物品种共约200余种,不同规格的商品共计有400种以上。 据统计,美国在1987年缓释及控释制剂销售额为11.3亿美元,1989年为16亿美元,1992年达22亿美元,1994年为46.5亿美元。国外上市的该类制剂品种已达200余种,500多个规格,销售额约占全部制剂的10%~15%。国内缓释、控释制剂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199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仅收录茶碱和地尔硫卓控释片两个品种,但2000版以及近几年经卫生部批准的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已有30余种(2005的还没具体统计)。 由于制剂技术的进步,对于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药物的选择上已经发生了一些观念性的改变,许多限制已被打破。 1.首先作用强的药物中已有不少被研制成缓释及控释制剂,如普奈洛尔、拉贝洛尔、普罗帕酮、维拉帕米等。这些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后在肝脏的代谢可能增加,一般可能通过增加给药剂量或用速释部分饱和肝酶以提高生物利用度,如普奈洛尔缓释微丸的允许剂量为80~16mg/天,甚至高达320mg/天,超出常用剂量数倍。对于有首关作用的药物,设计以一级速率释药或以时间平方根速率释药的缓释制剂可能对减少肝脏破坏更为有利。2.一些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也被制备成缓释或控释制剂。3.按传统的观念,认为抗生素药物的缓释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不主张将此类药物制备成缓释制剂。但目前国内已批准了庆大霉素缓释片用于治疗因幽门杆菌引起的胃炎,国内外均有研制头孢类抗生素缓释控释制剂的专利的专利或报道,个别品种已经上市,对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尚未见评论。 本人现在刚刚着手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初步影响是,对于国内环境来说研究环境以及试验条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首先,国内医药行业的研究整体实力也许没有什么可质疑的,但如何将理论变为实践和现实是最为重要的。还有就是对于缓控释制剂所采用的辅料和主要的筛选也是至关重要的,彼此牵制。其次就是如何采用可能达到的试验条件(试验器材、试验经费等等.........尤其在中国医药的现状下)实现试验的最终目的,由于时间关系不在赘述。总之,对于缓控释制剂的明天我还是充满希望,对于从事于这方面的战友我也希望大家能平时多探讨。我在一民营企业,老板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药学专业毕业的,靠药品销售起家,现正进入研发和生产领域,对高新技术接受和认同也很快。去年雄心勃勃要上缓释制剂的研发,六月份派我到上海参加了国家药监局培训中心办的缓控释研讨班,回来后我将能收集到的所有有关缓控释的教材、资料学习了一遍。先进行项目调研,专利一查,发现在技术上能做缓释的药物,被其他单位或个人先专利保护起来了,有两个药物我公司有原料生产,老板对其市场也十分看好,与其缓控释制剂专利申请人联系,他们申请专利后也没有进行开发,就等买家上门,卖专利赚钱,一个专利要100多万,多次谈判后价格还是很高,对这个还没有任何把握的项目先要付出这么一大笔钱,今后还有申报、临床等费用,老板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最后,缓释制剂的开发就只有不了了之。这也算国内现有的专利保护制度对缓控释制剂开发的不利影响吧。